【緬甸的時尚,塔納卡Thanakha+特敏htamein】
在緬甸男女老少都會在臉上塗上一抹「黃粉」,稱為塔納卡Thanakha ,如果臉上沒有這一抹白,會被認為是沒有洗臉,普及到算是緬甸標誌性的街頭景觀。這是一物美價廉的護膚品,從黃香楝粉從緬甸當地的一種黃香楝樹上提取的,緬甸到處都是野生的黃香楝樹,此樹大多見於乾旱、貧瘠的土地上,據說具有防曬、清涼、消炎、止疼、止癢、醫治疔瘡、防止蚊蟲叮咬等作用,絕對純天然,這樣的傳統已經有兩千多年。塔納卡是鋸成一節一節賣的,人們在地攤上購買時都要以聞香的方式挑選,因為樹齡不同、產地不同,香味也有濃郁跟淡雅也不同,17不會分好壞,就看哪一塊木頭跟我有眼緣。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,只要在小石磨上灑幾滴清水,將香木放在上面研磨出粉漿,就可以直接塗在臉上,講究一些的女人,會用刷子、軟筆、牙籤、牙刷在臉上描畫出不同的圖案。 一般的情況下,未婚的少女喜歡塗滿前額和鼻樑,結過婚的婦女只塗臉的上半部,寡婦只塗臉的一半,老年婦女則隨心所欲,可塗可不塗。
另一個標誌性的街頭景觀就是男女老少都穿裙子,穿在男的身上叫籠基Longyi,穿在女的身上便叫特敏htamein,據說發明者是諸葛亮。當年諸葛亮親自帶兵來到西南邊陲平定戰亂後,一邊號召人民墾荒;一邊安撫百姓,看到百姓用芭蕉葉圍著腰,便把他身上的左袖子撕下來,讓一個男人圍在腰上,把右袖撕下來,讓一個女人圍在腰上,用以遮羞。諸葛亮看了非常滿意,說:「不錯!不錯!」那些人以為他們圍在腰上的東西就叫「不錯」,在緬語籠基稱為「伯梭」,跟「不錯」同音。這個傳說不知道真假,但緬甸人對諸葛亮依然膜拜,每年11月點燈節會點上五顏六色的燈籠,這燈龍稱為「孔明燈」。
#緬甸 #myanmar #塔納卡 #Thanakha #特敏 #htamein #籠基 #Longyi#諸葛亮 #孔明燈